近日,欧盟立法机构对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智能(AI)法案给予了最终批准,这使得欧盟在关键且具有颠覆性的技术监管方面再次超越了美国。这项首创的法律预计将重塑欧洲企业和组织使用AI的方式,范围覆盖从医疗决策到警务等各个领域。法律对某些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技术使用实施了全面禁令,同时对被视为“高风险”的其他应用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

例如,欧盟的AI法案禁止了基于AI的社会评分系统,以及任何用于推测个人种族、政治倾向或性取向的基于生物特征的工具。它禁止在学校和工作场所解读人们情绪的AI使用,以及旨在预测个人未来犯罪可能性的某些类型的自动化画像。

同时,该法律针对AI的“高风险”使用,特别是在教育、招聘和获取政府服务等领域,划出了一个单独的类别,并对其施加了透明度和其他义务的一套单独规定。

像OpenAI这样生产强大、复杂且广泛使用的AI模型的公司,也将根据该法律受到新的披露要求的约束。它还要求所有AI生成的深度伪造内容必须明确标记,以针对可能导致信息混淆和选举干预的操纵媒体的担忧。

这项全面的立法预计将在大约两年内生效,凸显了欧盟政策制定者对如OpenAI的ChatGPT等工具爆炸性普及的迅速反应。这项在本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立法,是基于2021年首次提出的提案的结果,当时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投资热潮和公众狂热,为立法者提供了先发优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去年将AI立法推上议程,进行了罕见且个人化的努力,但美国在AI的联邦立法方面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 评析

此次欧盟通过的AI监管法案无疑是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立法的重大步骤,它反映了对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深度关注。从保护个人隐私到防止AI技术被滥用,欧盟的立法体现了一种预防性的治理理念,旨在确保技术发展同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这一法律提案可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中国在AI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非常重视AI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中国可以借鉴欧盟在AI立法方面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出既促进科技创新又保障社会稳定的监管措施。

此外,中国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对AI技术的使用进行适当的监管,以防止技术滥用和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可以与欧盟等力量共同探讨建立全球AI伦理和法律标准,促进科技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欧盟AI法案的通过是对全球AI治理框架的重要贡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对于中国来说,这既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也是一个推动全球科技治理进步、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机会。

CapAI的头像

作者 CapA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