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能源巨头壳牌(Shell)宣布调整其2030年碳减排目标,并取消了2035年的减排目标。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是对电力销售预期的下调和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天然气需求的强劲预期。尽管如此,壳牌重申了其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此次目标调整是壳牌CEO瓦埃尔·萨万战略重组的核心内容,旨在聚焦更高利润项目、保持稳定的石油产出,并增加天然气生产,以提高回报率。

壳牌此举是化石燃料行业在气候承诺上出现退步的最新例证。科学研究表明,化石燃料是人为气候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本十年内需要深刻且持续的减排行动。与壳牌类似,其竞争对手英国石油(BP)去年也在面对投资者要求提高回报压力的情况下,回撤了石油产量和减排目标。

在其年度能源转型策略更新中,壳牌表示,到2030年,与2016年相比,其能源产品的净碳强度将减少15%-20%。此前的目标是减少20%。通过强度来衡量排放意味着,公司在使用碳抵消或增加可再生能源及生物燃料产品的同时,技术上可以增加化石燃料产量和总排放。

壳牌认为,天然气,特别是液化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替代电厂中更污染的碳排放。同时,壳牌预计其电力销售,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将低于之前的预测。相关的一个方面是,全球碳排放量创纪录新高,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增长。

此外,壳牌还介绍了一项新的“雄心”,即到2030年,与2021年相比,将其向客户销售的石油产品(如汽油和喷气燃料)的总排放量减少15%-20%。壳牌还保持了到2030年将自身运营产生的排放量(即范围1和2排放)减半的目标,并表示已经实现了该目标的60%以上。

激进股东团体Follow This的创始人Mark van Baal评论说,壳牌此次回撤其承诺,实际上是在押注巴黎气候协议的失败,该协议要求本十年内几乎减半排放。壳牌还面临着有关其气候策略的法律挑战,并正在上诉对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荷兰法院裁决,该裁决要求其加快减排速度。

作为策略的一部分,壳牌已经开始公司范围内的员工裁减,包括在其低碳解决方案部门,以节省高达30亿美元。壳牌还出售了其欧洲电力交易业务,退出了海上风电和低碳项目,将美国太阳能资产出售,并对其在新加坡的大型炼油和石化综合体进行了审查。它还宣布关闭德国的一家炼油厂,并退出尼日利亚问题重重的陆上石油运营。

尽管如此,壳牌在2023年报告了280亿美元的净利润,得益于强劲的液化天然气和石油销售,尽管这一数字较去年的创纪录收益下降了30%。

面对这一系列变化和挑战,我们不难看出,能源巨头如壳牌在寻求在环保压力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虽然短期内看似有所退步,但长远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务实的选择。关键在于,如何确保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放弃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努力。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一部分,化石燃料行业的这种调整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这些公司在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持续投资和创新。

CapAI的头像

作者 CapAI

发表回复